close

《南瀛學》電子報第90期[學術文摘] 南瀛老街誌(三)

摘自張溪南著,《南瀛老街誌》,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,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3,台南:台南縣政府,2007。

倒風內海舊港街
‧前言
倒風內海的舊港街全盛時期約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,後由於多次洪水關係,使南瀛海岸線西移,造成鐵線橋、茅港尾、麻豆等舊港街的沒落,唯獨鹽水港因居中心樞紐位置仍然繁盛,但至清末時,鹽水港的地位也逐漸被新營所取代。

‧鹽水港街
鹽水舊稱「大奎壁」、「大龜肉」、「鹹水港」、「月津港」等。明鄭時期,部將何積善、范文章因為屯墾的目的,來到了當時瀕臨海邊的鹽水並開基立業,寫下鹽水開發史的首章。因臨近倒風內海,擁有航運之便,鹽水街從雍正時期開始日漸興盛,且因海禁解除關係,移民蜂擁而至,至道光年間,甚至有成為區域行政中心的趨勢。但這樣熱鬧的場景延續到19世紀中葉便開始沒落,除因港道淤塞外,相繼發生的民變如朱一貴事變、林爽文事變、張丙之亂…等,嚴重打擊鹽水港街的經濟,也使它逐漸蕭條、沒落。但到了日治初期,鹽水的港的地位是非常高的,當時全台共二十廳,其中之一便是鹽水廳,和台南廳平起平坐。但此時鹽水港淤塞已非常嚴重,到了水路運輸完全失去作用的地步,使得行政中心的地位逐漸被新營给奪去,後被歸屬在新營郡轄下的一條街,民國之後被歸在新營區,但改稱鹽水鎮。

鹽水街的發展不但緊依水濠川流,同時還建築城郭,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要津,當時共有四門、七街、八景。四門指的是四個城門,城門附近多有廟宇以庇佑街市;七街是指鹽水港全盛時期的七條街道,分別是:竹仔街、米仔市(為一條街,現今的朝琴路)、布街、伽藍廟街、半街仔、媽祖間街、後街及橋南老街,橋南老街現由月津文史協會及橋南社區發起營造「南瀛第一街」的活動,期盼重塑被遺忘已久的老街風情;後街現為鹽水行政金融的中心所在,其中的「八角樓」更是知名景點。而最廣為人知的鹽水蜂炮在1996年成為新南瀛八景之一。

八景為:
興隆水月:今橋南老街街頭。
聚波漁火:今西門路旁有一「雷府千歲」的大眾廟。
蓮寺荷香:今治水路附近,但寺廟已被毀,現為稻田。
東門曉日:今鹽水國小東北面的小孔廟旁,但日治時期已毀。
釋寺甘泉:今康樂路上,但釋寺已毀,甘泉因路面拓寬遭填棄。
里仁松濤:今武廟後方的里仁橋。
赤兔望月:今土庫與慈德禪寺間,有許多小埤塘處。
月池蛙鼓:今興隆橋左側,慈德禪寺前小塘,俗稱月池。

‧鐵線橋街
鐵線橋原是一座橫跨急水溪的橋,當地地名也因此命名為「鐵線橋」,在今新營市鐵線里,鐵線橋之名在荷治時期就已經出現了,到了康熙年間已發展成人聲鼎沸的熱鬧街市了。今鐵線里通濟宮是舊時的港口所在,鐵線橋就位在港口附近,但是否真由鐵線製成已不可考。
鐵線橋街全盛時期約在康雍年間,當時有熱鬧的魚市、鹽市,還有許多供來往商販歇腳的衢巷,而鐵線橋上不但可以行人,還可供輕便的推車通行。但由於鐵線橋位置重要,所以往往成為歷年來戰亂必爭之地,也因此一有亂事,經濟便蒙受巨大損失,如朱一貴事變、林爽文事變、抗日戰爭……等等,再加上倒風內海陸連、鐵路沒有經過,使得鐵線橋街經濟每下愈況,最後成為新營治下的小村落至今。
鐵線橋有許多可供民眾懷念其古風的地方,例如:
通濟宮:創建於康熙中葉,由於水災、地震、戰火摧殘,經過多次整修與重建,
新的通濟宮在民國84年終於完工,並於隔年列為縣定古蹟。
伽藍廟:位在通濟宮後方約120M處,主祀伽藍尊王,今之廟身於民國57年建成。
老街屋:在通濟宮舊址與伽藍廟之間,存有舊式閩南建築風貌,現為住家及店舖。
戲館:在通濟宮舊址東側,以前駐有戲團,稱「鐵線橋頭班仔」,現無遺跡。
鹽館:在通濟宮舊址西側,早期有一食鹽總經銷處,現無遺跡。
牛墟:在通濟宮舊址南側,昔有牛隻交易中心,故名現為私人樓房。
乞食營:在牛墟北側,乃早期乞丐、羅漢腳聚集地,現處一片荒涼。
待續…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anYing 的頭像
    NanYing

  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-臺南學部落格

   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