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南瀛學》電子報第91期[學術文摘] 南瀛老街誌(四)

摘自張溪南著,《南瀛老街誌》,南瀛文化研究叢書第11輯,南瀛地景文化專輯53,台南:台南縣政府,2007。

‧茅港尾街
舊茅港尾街在今下營鄉茅港尾村,在荷治時期便已存在,但在明鄭時期才開始開發,至康熙23年時設堡,並成為諸羅縣治至台南府城間最大的市鎮,其中的「下港橋」邊曾有繁華的歌樓舞榭,有「小揚州」的美稱。
茅港尾港起初頗為荒蕪,有說因舊港口南邊末端地區四處長滿茅草,因而得名。後挾水陸交通之便,成為貨物吞吐交易中心,至康熙23年成為開化里三堡之一,轄區幅員廣大並駐有重兵。但到清末時,因戰亂頻仍及港道淤塞而逐漸沒落,雪上加霜的是同治元年(1862)發生的大地震,造成茅港尾重大傷亡,街屋、市集、廟宇幾近全毀。到了日治時期,茅港尾的地位已降為麻豆支廳轄下的一個區,之後再成為下營庄轄下的一個村至今。

茅港尾八景:
吳園消夏:今茅港尾派出所對面,以前為避暑勝地。
營盤烽火:今橋南仔庄北側,舊時有烽火台三座,現已無遺址,並已成為蘭花場與養豬場。
竹寺眺晚:今瓦窯仔庄北側,舊時有竹仔寺,黃昏時白鷺群飛,蔚為美景,現無遺址。
暗夜街市:今天后宮後,下港橋西邊,舊時為聲色娛樂場所,秦樓楚館遍佈,現為農田。
鵝脰採菱:今橋南仔庄西南、將軍溪北一帶,舊時該地俗稱「湖底」,因遠望像鵝在戲水,又稱「鵝脰港」,並於7.8月間可採收菱角,現為農田。
橋頭曬網:今橋頭附近,橋頭位於昔日茅港尾港灣處,曬網若帆,今為一大排水溝。
東郭踏青:天后宮東邊約半公里處,原為墓區,清明時男女往往攜伴於此踏青,今已移作耕地。
西疇收穫:乃引番仔橋埤之水灌溉的農田,約在今茅港尾與麻豆之間的農地。

‧麻豆港街
「麻豆」一名系由平埔族語翻譯而來,意即「眼睛」、「樞紐」,漢人最早入墾麻豆一帶是在荷治時期,當時採用的是一種名為「Tickeran」的租佃模式,但面積並不大而逐漸式微。到了明鄭時期,漢人雖大舉入墾,但在此區卻訂定禁止混圈平埔族土地的法令,因此也並未有大規模開墾的足跡。清領時期,麻豆地區被歸為「開化里」,許多原有的平埔文化、語言、生活模式都逐漸被漢化了,進而產生了東角、西角、北角、南角四個地方的村落,後來又擴大成八角、十二角,這十二角形成後,麻豆地區已幾乎全成為漢人聚落,而原居住於此的平埔族民也因此遷往東北向的山區,另外還有北極殿前的小市街,稱「頂街」及北極殿西南方的「下街」,清朝時的十二角、二街到了日治時期依然存在並有戶籍紀錄。
麻豆老街的演變大約經過三個時期:
一、麻豆港老街
今水堀頭一帶曾是麻豆港最繁華的碼頭,全盛時期約至乾隆前期左右,當時漢人以水堀頭為中心逐漸向附近的虞朝莊等地拓展墾區。但從乾隆中葉開始由於淤積問題使麻豆港街港口功能漸失,於是街市漸往西移,轉型為山產農產交易中心。

二、頂街與下街
街市西移後,居民便在北極殿附近聚居成街,商業日盛,因此發展出一條
以農漁產品為交易大宗的「穀裏街」。而在乾隆46年興建的媽祖廟(今護濟宮)附近,也發展出一條農產交易街「穀興街」,到了道光年間,「穀裏街」、「穀興街」分別改稱「頂街」及「下街」,街面也逐漸擴大,後來這兩條街因擴展而串連起來,成為今日麻豆街的雛型。

三、麻豆新十字街
到了日治時期大正9年(1920),麻豆街成為第一個街市改正計畫的街市,
除將麻豆街面重新整治,把老街修整為大「十」字型外,更擴大街面,各重要機關幾乎都在這條「十」字路線上,目前許多仍保留完整的日式建築便是建於此時。


麻豆街老印記:
電姬館:位在今中山路112號,建於昭和12年(1937),為曾文區最早的戲院。建物正面框著「電」、「姬」、「戲院」三個圓框,當地人習慣稱「電姬館」,目前建物雖保存完好,但缺乏整修,屋身正面有「租售」的布條。

目仔善14間:位在今中山路38-62號是由本名陳善的「目仔善」所建,故名「目仔善14間」,約在民國初年建造,目前店面都還有在營業。

北極殿:位在復興街旁,建於明永曆年間,是麻豆年代最久遠的古廟,廟中保有許多珍貴歷史文物,值得參訪。
護濟宮:位在今穀興里光復路上,是舊時「下街」的中心,歷經乾隆46年、58年的改建,才為今日兩殿式的規模。後由於年久未修,木柱腐朽嚴重,幸經地方人士積極奔走搶救,最後決定以修護方式保存這座古廟。並已登錄台南縣歷史建築。
待續…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anYing 的頭像
    NanYing

  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-臺南學部落格

   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