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199
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信仰文化專輯王爺信仰與儀式》,作者:吳明勳、洪瑩發第一章:王爺信仰源流─第二節:臺灣王爺歷史簡述─王醮與送王習俗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12月初版,頁30-38

 

 

王醮與送王習俗

閩俗最可恨者,瘟疫一起,即請邪神,香火奉祀於庭,然朝夕禮拜,許賽不以,一切醫藥,付之不聞。此病原鬱熱所致,投以通聖散,開閉門戶,使揚棄發洩,自不知傳染;而緊閉中門,香煙燈燭,君篙蓬勃,並死者十人九死。幸而病癒,誘使巫作法,以紙糊船,送至水際。此傳每以夜出,居人皆閉戶避之。

 

「送瘟」、「王醮」、「迎送王」、「王船」、「代天巡狩」是華南地區民間信仰常見的儀式名詞,彼此之間有複雜的關係,也關係到多種的神明,形成複雜的儀式類型。閩南也盛行迎送代天巡狩與王醮的習俗,此習俗隨移民進入臺灣,在清代方志上即有相關記載。

 

臺俗尚王醮,三年一舉,取送瘟之義也.附郭、鄉村皆然。境內之人,鳩金造木舟,設瘟王三座,紙為之;延道士設醮,或二日夜、三日夜不等.總以末日盛設筵席、演戲,名曰「請王」;執事儼恪,跪進酒食。既畢,將瘟王置船上,凡百食物、器用、財寶,無一不具.送船入水,順流揚帆以去;或泊其岸,則其鄉多厲,必更禳之。每一醮,動費數百金,省亦近百焉.雖窮鄉僻壤,莫敢騾者。

 

乾隆七年(1740)《重修福建臺灣府志》內所記臺灣崇尚王醮,以及記述舉辦狀況,為較早的記錄,也被重複引入各後續的方志內,所以有部分大同小異,但部分方志增添當時所見所聞,筆者將相關方志整理後,將有關於清代時的王醮以及迎送王習俗,整理成幾個當時所呈現的情況。

001   

(1)辦理原因與時間

前引諸多方志內所記或所引的「三年一舉,取送瘟之義」也,另其他志書內也載,《諸羅縣志》:「三歲一舉,以送瘟王」,都與「送瘟」驅除疾病有關。另重修臺灣縣志:「又尚王醮,三年一舉,極靡費」,在其它方志中,也重複出現,大都指出是三年一次,其中有幾則引述資料,值得注意:

三年王船備物建醮,三年一更,即五瘟神。

謂造船送王,亦古者逐疫之意,使遊魂滯魄有所依歸,而不為厲也。

五月出海,七月普度。出海者,義取逐疫,古所謂儺。鳩貲造木舟每醮費數百金。亦有閒一、二年始舉者。

近海莊民有王爺醮,十二年一次,用木製王船禳醮三日。

第一則提到「三年一更」,清代方志已經注意到代天巡狩是「定期輪替」的習俗,另外除送瘟、逐疫之外,也有「使遊魂滯魄有所依歸,而不為厲也。」的概念,足見當時儀式已經結合多項觀念。而儀式舉辦時間除常見的三年一次外,也可見每年五月舉辦的「出海」儀式,這也可能與府城白龍庵固定五月送瘟的習俗一樣,屬於端午送疫之俗。另外除三年定期、每年定期者外,也可看到隔數年或是十二年舉辦一次的習俗,或是如重修鳳山縣志所云:「船泊其地,則其鄉必為厲,須建醮禳之」。亦或如安平縣雜記所云:「有王船停滯他莊海岸,則該莊亦要禳醮。不然,該莊民人定罹災禍.此有明驗也」。這都說明了在臺灣,有著遇到王船飄來境內時,必須臨時舉辦王醮,禳除災疫的風俗,而在清代即有定期與非定期的王醮習俗。

 002  

(2)請送對象

設瘟王三座,紙為之

設王三位(或曰一溫姓、一朱姓、一池姓)

糊紙像三,儀仗儼如王者

以五彩紙為瘟王像三座

清代方志內所載的請王,以瘟王為迎請對象,神明多以三位為一組,其塑像材質也都以紙糊為主要材料,作為臨時祭典的神聖象徵。

上帝敕令五人巡遊天下,三年一更,即五瘟神;飲饌器具悉為五分。

另外在《臺海使槎錄》中的紀錄,有記載以五位王爺為迎請對象,如以五瘟神為祭祀對象。就清代方志上所見迎請代天巡狩,大都是三位或五位王爺為一組,作為迎請的對象,相關儀式傳統也傳承至今。

(3)儀式內容

上引的各種方志對於儀式內容都有些描述,在此部分,就不進行重複的引述,直接說明清代所記的幾項重要資訊:

延道流設王醮二、三晝夜。

前面所引之方志中所述,其請王或是送瘟的核心儀式,即為辦理王醮,延請道士來設醮典,以道教科儀禳除災疫,求取一境之平安,時間大約都是兩或三天,即二朝或三朝科儀的規模。

總以末日盛設筵席、演戲,名曰「請王」;執事儼恪,跪進酒食。

醮盡日,盛設牲醴演戲,名曰請王。

003   

另辦理王醮等相關儀式記述,皆提到最後一日要設盛大宴席,演戲來宴請這些王爺,稱之為「請王」,其中「執事儼恪,跪進酒食」,與現代在王醮或迎請代天巡狩儀式,在最後一日舉辦盛大的「宴王」儀式,執事人員辦理慎重的三獻禮,為王爺餞行相同。

(4)王船

除儀式外,王船的材質與設備,也有諸多的記載,但部分為重複引述,下將重要且不重複部分,整理如下:

境內之人,鳩金造木舟,凡百食物、器用、財寶,無一不具

境內之人,鳩金造舟,凡百食物、器用、財寶,無一不具。十餘年以前,船皆製造,風篷、桅、舵畢備。醮畢,送至大海,然後駕小船回來。近年易木以竹,用紙製成,物用皆同;醮畢,抬至水涯焚焉。

斂金造船,器用幣帛,服食悉備望見滿船皆紙糊神像近年有輿船而焚諸水次者,代木以竹,五采紙褙而飾之。

造木為船乃奉各紙像置船中,競柴米.凡百器用兵械財寶以紙或綢為之,無一不具

內地所造王船,有所謂福料者,堅緻整肅,旗幟皆綢緞,鮮明奪目;有龍林料者,有半木半紙者澎地值豐樂之歲,亦造王船,顧不若內地之堅整也,具體而已.間多以紙為之,然費已不貲矣

五月出海鳩貲造木舟凡百食物、器用、財寶,無不備

004  

以上所記,大致上清代臺灣王船的材質,可以分成兩種,一種是以木造為主的王船,一種是紙糊的,以竹子為骨架用紙糊之,清代王船的材質大致以此兩類為主。部分方志也提到易木為竹,運用紙糊,但是未詳述原因,是因經濟因素或是因次數眾多無法負擔,無法得知。而《澎湖廳志》也記載當時中國大陸造王船的方式,有木造用綢緞,或是半木半紙,足見當時海峽兩岸的王船建造方式大同小異,而當時澎湖也造王船,但是受物力所限,木造王船只備其形,其餘多是紙糊的王船。

而王船上的設施風篷、桅、舵等,皆模仿真船建造,船上食物、器用、財寶,無一不具,大部分用紙或綢來製作,另外船上的王爺與兵將也是如此製作,也與現代製作工藝相距不遠。

(5)送王方式

臺灣對於送王的方式有一些討論,認為中國基本上都是送水流(遊地河),認為火化(遊天河)是因為要防止替鄭氏王朝送訊息,或是因應中日交通中斷有關,而這詮釋很快被學者運用方志資料所打破。

造畢,或擇日付之一炬,謂之遊天河;或派數人駕船遊海上,謂之遊地河.皆維神所命焉.神各有乩童,或以乩筆指示,比比然也

從上述《澎湖廳志》中,描述清代中國與澎湖的送王方式,即可知道清代中國與澎湖地區在送王時,就已分成王船火化遊天河,與送船於海、河上的遊地河兩種。而其它方志在記述臺灣本島的王醮儀式時,也多有記載此兩種方式:

送船入水,順流揚帆以去;或泊其岸,則其鄉多厲,必更禳之。每一醮,動費數百金,省亦近百焉。雖窮鄉僻壤,莫敢者。

境內之人,鳩金造舟,醮畢,送至大海,然後駕小船回來。近年易木以竹,用紙製成,物用皆同;醮畢,抬至水涯焚焉。

既畢,乃送船入水,順流揚帆以去。或泊其岸,則其鄉多厲,必更禳之。近年有輿船而焚諸水次者,代木以竹,五采紙褙而飾之。

依據方志所載,臺灣本島同時也都有有遊天河(火化)、遊地河(水流)兩種方式,而據方志所載,大約木造王船都是送船到海上,放水漂流;而紙船都是送到水邊燒化。據清代方志上的記述,很清楚知道清代中國東南沿海、澎湖、臺灣送王的習俗,已經有遊天河、遊地河兩種模式。

005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n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