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凃順從先生,〈鹽分地帶的瑰寶──葉王交趾燒〉,收錄於《南瀛文獻》38卷,83年6月。
--
交趾燒為何物
陶器的使用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上是一大進步:其最重要的功能在於液體(尤其是水)的儲存,因而初步解決了遠離水源地的活動(主要是聚居)問題。早期的陶器用手捏成後置於露天的柴火上燒製,溫度低且受熱不均,成品易裂;直到窯燒的製陶方式發明後才解決上述缺陷。殷商時期開始有了上釉的技術,秦代且出現了陪葬用的陶俑;至此,陶器也逐漸從實用性的追求中培育出了藝術性的風格。南北朝時期開始發展的多彩軟陶,是後世所謂唐三彩、宋三彩、遼三彩的鼻祖;至明清時期,廣東五嶺南方小鎮交趾所製作的交趾軟陶則為當時的佼佼者。清初,隨著閩粵移民的流入,交趾陶也開始在台灣生根發芽。
製陶名匠──葉王
早期台灣的寺廟與富民住宅,多承襲大陸南方的建築風格,舉凡基礎結構、石、木雕、泥塑、剪黏、彩繪、詩詞書法、神像等等,莫不如此;這或許反映了早期移民來自閩南、粵東的事實。據傳,清道光年間台南府城興建的兩廣會館,聘請來台的製陶好手中,就有一位大匠劉構師;在他南下途中,於台南麻豆一帶巧遇正捏著泥偶的牧童。劉一見牧童捏製的泥人,大為驚嘆,尾隨其返家與牧童之父見面,央求收牧童為徒;經過數日盤桓,終於如願。這名牧童,就是後來名聞遐邇的交趾陶藝匠葉王。葉王隨著師傅四處行腳,長年馴染薰陶之下,盡得真傳;咸豐初年至同治末年,嘉南平原一帶有不少佳作,皆出其手。葉王的作品,包含寺廟民宅的屋檐、欄干、壁間中的裝飾品,几案上供奉的神像、文人雅士桌案上擺放把玩的小品以及其他實用的器具等等,靡無不有。至於其精緻道地的程度,日人尾崎秀真曾於民國十九年台南市舉辦的「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」上,稱道「台灣以往三百年間,只產生製陶名匠一人」;這位製陶名匠的作品甚至在萬國博覽會上被評為台灣絕技,被視為東洋國寶而妥為收藏。據傳葉王本人短小精悍,性情孤傲而沉默寡言;其作品,興之所至才動手捏造,絕不妥協敷衍而粗製濫造,也因此終其一生窮困潦倒,正是「藝精人窮」的寫照。
台南縣現存的葉王交趾陶
葉王在台南、嘉義兩縣的作品不少,但交趾陶易碎,若是置放屋外,不出六、七十年必然風化剝裂;現存的葉王交趾陶寥寥無幾。台南縣目前保存最完整葉王交趾陶的廟宇,一為建於康熙四十年的學甲鎮慈濟宮,共存有「孔明獻西城」、「狄青戰天化」等百餘件,惟民國六十九年連續遭竊走56件,至九十三年五月間才再度尋獲其中36件。另一保存有葉王交趾陶的廟宇為雍正元年建於今佳里鎮的震興宮,有「博古通今」、「八仙過海」等葉王晚年作品四十多件,可惜也是不約而同的在民國六十九年、七十年被竊走十九件,不知下落。過去由於疏於保存而現在寥若辰星的葉王作品,倒是有雅賊勤於光顧,葉王若是地下有知,不知作何感想。
震興宮右側的葉王交趾陶作品-─「台灣憨番」。圖片來源
- Aug 09 Thu 2007 15:21
[學術文摘]葉王交趾燒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