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197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信仰文化專輯─阿立祖信仰研究》,作者:段洪坤,第六章:阿立祖與神職人員─第一節:尪姨、伊尼布斯(Inibs)與乩童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頁258-270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197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信仰文化專輯─阿立祖信仰研究》,作者:段洪坤,第六章:阿立祖與神職人員─第一節:尪姨、伊尼布斯(Inibs)與乩童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頁258-270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196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-信仰文化專輯-阿立祖信仰研究》作者:段洪坤第五章:阿立祖與信仰祭儀-第四節:年度祭儀中的牽曲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P.219 -228頁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195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-信仰文化專輯-阿立祖信仰研究》作者:段洪坤;第一章:阿立祖與西拉雅族-第三節:西拉雅族的社會文化變遷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P.25-33頁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193期(學術文摘)-媽祖信仰源流,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-信仰文化專輯-臺南媽祖信仰研究》作者:張耘書;第四章:府城的媽祖廟-第六節:鹿耳門天后宮及其分香廟與姊妹廟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109-117 頁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 第190期(學術文摘)-媽祖信仰源流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-信仰文化專輯-臺南媽祖信仰研究》第四章:府城的媽祖廟─第一節:祀典臺南大天后宮及其分香廟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64-88頁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 第187期(學術文摘)-媽祖信仰源流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-信仰文化專輯-臺南媽祖信仰研究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3年12月初版,頁18-37。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5期(學術文摘)五條港區的廟境與聯境組織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92-102。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4期(學術文摘)五條港三郊主祀廟宇及官廟簡介—以大天后宮、水仙宮為討論對象,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66-73。
一、大天后宮/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
大天后宮原係明寧靖王朱術桂府邸,建於赤崁台地濱臺江,普羅民遮城之南,府邸原供媽祖,稱東寧天妃宮,施琅入臺後,因媽祖助戰平臺有功,改建府邸為媽祖廟,奏請朝廷崇加敕封。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詔封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后」,媽祖晉封為天后,並由總兵吳英鳩資整修,是清代臺灣第一間官建媽祖廟。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封冊表,旨春秋致祭,編入祀典。臺灣郡城媽祖廟成為臺灣地位最高的廟宇,名「大天后宮」。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25-142。
一、點心
「點心」又稱「小食」,是臺灣民間稱呼小吃的用語,即是正餐之外充做解饞品味之食物。在傳統的社會中,歷史文化、物質文明越豐富的地區,點心兼具不同的需求而產生多元、多樣化的口味及式樣,如肉燥米糕、擔仔麵、肉圓等。許多地方的點心,後來發展成為正餐規格,值至今日甚至為宴席的正菜,如醃腸熟肉、佛跳牆等。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2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民生技藝—茶葉、中藥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38-141。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31-137。
稻米與小麥是傳統社會主食,磨粉後配合其他佐料,經過烘、烤、蒸等烹煮即成主食或點心。糕餅即是以米及麵粉為主要原料,從最初日常生活的飲食發展成配合節令民俗應景而製作的食物,或因慶典禮俗用以酒饌祭祀之物,進而形成精緻的糕餅製作文化。
「糕」古時稱之為「餌」,一般為米食所做之物,為中國較早期出現的糕點,以辭書說明探之,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云:「糕,餌屬。」,李時珍,《本草綱目》亦記載:「米粉合豆末,糖蜜蒸成者曰餌。」可見「糕」以米粉炊蒸之成,內含豆饀,如紅豆糕、綠豆糕、鹹糕等。從揚雄《方言》,卷十三:「餌謂之糕,或謂之粢。」均將糕、餌視為米製的點心;而「餅」字的使用,最早見於《墨子》,卷十一,〈耕柱篇〉:「見人之作餅。」許慎,《說文解字》,卷五下,記載:「餅,麵餈也,稻餅也。」為麵粉製成的點心,如肉饀餅、紅豆饀餅。除糕餅之外,還有「粿」字來源甚早,據《康熙字典》,〈未集上‧米部〉:「粿」為米食、淨米、粿屑之意。例如九層粿、紅龜粿等。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21-122。
臺灣於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清朝劃分一府三縣實施海禁之後,只准福建廈門與臺灣鹿耳門對渡,府城五條港因此成為臺灣最大的港口。在文化面上,成為原鄉文化傳輸的區域,亦是臺灣宗教民俗文化發展的重鎮;在經濟面上,從大陸運來的各地南北百貨皆在港區匯集,透過郊商貿易體系的運作,各類加工及製造行業應運而生,且隨著歷史演變及市場形態的改變,發展出精緻的工藝文化內涵。使得本區呈現精彩的人文景觀。其中以雕刻、刺繡、金工、紙屬最具代表性。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9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刺繡技藝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07-112。
刺繡是最能代表漢民族文化的傳統工藝,在商周時期《詩經》就有「素衣朱繡」、「袞衣繡裳」的文字記載。刺繡的圖文通常具有象徵意義,例如龍鳳象徵富貴,松鶴意涵長壽,由於中國最早發明蠶絲及發展紡織工業,刺繡的形式被廣泛使用,在各朝代中皆可看到刺繡工藝的記載。及至清代時刺繡藝術最為興盛,品類繁多,針法細緻多樣,尤其宮廷的布類用品都由刺繡製成,也使民間的刺繡工藝迅速發展。當時即有「蘇繡」、「湘繡」、「閩繡」、「粵繡」等地方刺繡工藝的稱謂,臺灣的刺繡工藝源於福建。後來逐漸發展出本土風格,圖案造型較為多樣、色彩亦較豐富,以立體繡面為其特色。在府城及五條港區遍佈繡莊,現集中於民權路上。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02-106。
在明末清初的臺灣社會中,雕刻一般用品與建築裝飾及神像的師傅完全來自於大陸,後人稱之為「唐山師」,其中有些應聘至臺灣工作,工作結束後立即返回「唐山」,有些則在臺灣定居生子。兩者都留下各種雕塑成品,亦開展了技藝支系的綿延。因此,臺灣目前的雕塑師傅幾乎全部都來自於福建的漳州、泉州、福州後裔,或追溯其祖師,必是來自這三個地方。這三者在雕刻的理念、技藝方法、傳承方式各有所不同。根據王嵩山(1982),大致分為三類,茲分別將三者特色敘述如下:
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7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郊商組織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41-60。
明鄭時期鄭成功的海商集團,在廈門即以海五行、杭州設山五行的組織形態進行轉運進出口的貿易。臺灣入清統治後,商業形態因渡臺禁令與移民社會發展的影響,以廈門港口和臺南鹿耳門對渡,因地緣及貿易需求形成行郊集團,由各類的「郊」獨佔進出口貿易。所謂府城三郊是指北郊、南郊、糖郊的三個商人工會,最初三郊的創立,是商團基於同業、地緣、宗教信仰與血緣關係以「利不可獨專」為原則的團結組織。
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6期(學術文摘)臺江內海的變遷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3-1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