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2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城鄉風貌專輯─臺南府城古井誌》,作者:曾國棟,第二章第三節 古井的構造與設備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年7月初版,頁26-31。
第三節 古井的構造與設備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2期 古井的構造與設備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2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城鄉風貌專輯─臺南府城古井誌》,作者:曾國棟,第二章第三節 古井的構造與設備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年7月初版,頁26-31。
第三節 古井的構造與設備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1期 古井與臺南府城的歷史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1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城鄉風貌專輯─臺南府城古井誌》,作者:曾國棟,第二章第一節 古井與臺南府城的歷史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年7月初版,頁14-21。
井是鑿地取水的深穴,凡是人煙曾經聚集過的部落、村庄、市街、城市,都會有水井的的遺跡。對於人類來說,清潔而穩定的水源是人類定居生活的必備條件。為取得水源,人們往往逐水而居,並在生活經驗中發現鑿井以取水,可獲得更清潔的水源,於是相繼開鑿家中的私井,或聚落、寺廟的公井,古井成為記錄先民生活與蹤跡的地標。古往今來,多少歷史的傳承,地理的滄桑,人文的演變,都隱含其中;古人有謂「改邑不改井」認為村落雖有遷移,但水井不會改變,每日汲取不會減少,泉水注入不見增多,來來往往的人們都仰賴井水為用;古井歷經聚落、城市的歷史變遷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0期 王爺信仰─東隆宮文化中心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40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城鄉風貌專輯─臺南博物館》,作者:左美雲,第六章第四節-地方文物館: 王爺信仰─東隆宮文化中心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年7月初版,頁261-267。
第四節 王爺信仰─東隆宮文化中心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9期 典藏母親記憶的臺灣歷史博物館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9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城鄉風貌專輯─臺南博物館》,作者:左美雲,第一章 臺南‧博物館的起源與光大: 典藏母親記憶的臺灣歷史博物館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年7月初版,頁37-49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8期 鹿耳門溪口傳統詩路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7期 臺灣文學館文學步道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6期 麻豆老街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5期 新美街(米街)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5期
節錄自《大臺南文化叢書─城鄉風貌專輯─臺南巷弄文化》,作者:曹婷婷,第四章第七節:新美街(米街)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7年7月初版,頁169-179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4期 新化老街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3期 鹽水老街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2期 清領時期臺南地區基督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2期
節錄自《臺南基督教信仰研究》,作者:段洪坤、史悌夫,第三章:清領時期臺南地區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發展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6年5月初版,頁92-115。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1期 清領時期臺南地區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發展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30期 荷據時期臺南地區基督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29期 荷據時期臺南地區基督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第228期 荷據時期臺南地區基督教的發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