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25-142。
一、點心
「點心」又稱「小食」,是臺灣民間稱呼小吃的用語,即是正餐之外充做解饞品味之食物。在傳統的社會中,歷史文化、物質文明越豐富的地區,點心兼具不同的需求而產生多元、多樣化的口味及式樣,如肉燥米糕、擔仔麵、肉圓等。許多地方的點心,後來發展成為正餐規格,值至今日甚至為宴席的正菜,如醃腸熟肉、佛跳牆等。
- Apr 30 Wed 2014 14:40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3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民生技藝—點心、糖間
- Apr 09 Wed 2014 13:59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2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民生技藝—茶葉、中藥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2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民生技藝—茶葉、中藥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38-141。
- Mar 20 Thu 2014 14:19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1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民生技藝—糕餅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31-137。
稻米與小麥是傳統社會主食,磨粉後配合其他佐料,經過烘、烤、蒸等烹煮即成主食或點心。糕餅即是以米及麵粉為主要原料,從最初日常生活的飲食發展成配合節令民俗應景而製作的食物,或因慶典禮俗用以酒饌祭祀之物,進而形成精緻的糕餅製作文化。
「糕」古時稱之為「餌」,一般為米食所做之物,為中國較早期出現的糕點,以辭書說明探之,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云:「糕,餌屬。」,李時珍,《本草綱目》亦記載:「米粉合豆末,糖蜜蒸成者曰餌。」可見「糕」以米粉炊蒸之成,內含豆饀,如紅豆糕、綠豆糕、鹹糕等。從揚雄《方言》,卷十三:「餌謂之糕,或謂之粢。」均將糕、餌視為米製的點心;而「餅」字的使用,最早見於《墨子》,卷十一,〈耕柱篇〉:「見人之作餅。」許慎,《說文解字》,卷五下,記載:「餅,麵餈也,稻餅也。」為麵粉製成的點心,如肉饀餅、紅豆饀餅。除糕餅之外,還有「粿」字來源甚早,據《康熙字典》,〈未集上‧米部〉:「粿」為米食、淨米、粿屑之意。例如九層粿、紅龜粿等。
- Feb 26 Wed 2014 14:29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80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糊紙文化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21-122。
臺灣於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清朝劃分一府三縣實施海禁之後,只准福建廈門與臺灣鹿耳門對渡,府城五條港因此成為臺灣最大的港口。在文化面上,成為原鄉文化傳輸的區域,亦是臺灣宗教民俗文化發展的重鎮;在經濟面上,從大陸運來的各地南北百貨皆在港區匯集,透過郊商貿易體系的運作,各類加工及製造行業應運而生,且隨著歷史演變及市場形態的改變,發展出精緻的工藝文化內涵。使得本區呈現精彩的人文景觀。其中以雕刻、刺繡、金工、紙屬最具代表性。
- Feb 05 Wed 2014 16:24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9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刺繡技藝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9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刺繡技藝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07-112。
刺繡是最能代表漢民族文化的傳統工藝,在商周時期《詩經》就有「素衣朱繡」、「袞衣繡裳」的文字記載。刺繡的圖文通常具有象徵意義,例如龍鳳象徵富貴,松鶴意涵長壽,由於中國最早發明蠶絲及發展紡織工業,刺繡的形式被廣泛使用,在各朝代中皆可看到刺繡工藝的記載。及至清代時刺繡藝術最為興盛,品類繁多,針法細緻多樣,尤其宮廷的布類用品都由刺繡製成,也使民間的刺繡工藝迅速發展。當時即有「蘇繡」、「湘繡」、「閩繡」、「粵繡」等地方刺繡工藝的稱謂,臺灣的刺繡工藝源於福建。後來逐漸發展出本土風格,圖案造型較為多樣、色彩亦較豐富,以立體繡面為其特色。在府城及五條港區遍佈繡莊,現集中於民權路上。
- Jan 15 Wed 2014 13:47
(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8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雕刻技藝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02-106。
在明末清初的臺灣社會中,雕刻一般用品與建築裝飾及神像的師傅完全來自於大陸,後人稱之為「唐山師」,其中有些應聘至臺灣工作,工作結束後立即返回「唐山」,有些則在臺灣定居生子。兩者都留下各種雕塑成品,亦開展了技藝支系的綿延。因此,臺灣目前的雕塑師傅幾乎全部都來自於福建的漳州、泉州、福州後裔,或追溯其祖師,必是來自這三個地方。這三者在雕刻的理念、技藝方法、傳承方式各有所不同。根據王嵩山(1982),大致分為三類,茲分別將三者特色敘述如下:
- Dec 25 Wed 2013 10:11
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7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郊商組織
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7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郊商組織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41-60。
明鄭時期鄭成功的海商集團,在廈門即以海五行、杭州設山五行的組織形態進行轉運進出口的貿易。臺灣入清統治後,商業形態因渡臺禁令與移民社會發展的影響,以廈門港口和臺南鹿耳門對渡,因地緣及貿易需求形成行郊集團,由各類的「郊」獨佔進出口貿易。所謂府城三郊是指北郊、南郊、糖郊的三個商人工會,最初三郊的創立,是商團基於同業、地緣、宗教信仰與血緣關係以「利不可獨專」為原則的團結組織。
- Dec 05 Thu 2013 09:51
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6期(學術文摘)臺江內海的變遷
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6期(學術文摘)臺江內海的變遷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3-16。
- Nov 13 Wed 2013 14:42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5期(學術文摘)大臺南西城溯源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5期(學術文摘)大臺南西城溯源
節錄自鄭道聰:《大臺南的西城故事》,收入《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輯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,頁12-23。
「西城」是文獻中的地理名詞,泛指清代臺灣府城西濱臺江內海的港區。從明鄭時期承天府街坊的海岸灣頭、河口,形成船泊停靠港口,至康熙晚期逐漸發展成港區,雍正、乾隆年間先民在西城外陸續挖掘港道,延伸港區範圍,光緒17年(1891)《臺陽見聞錄》中有「西城外五條港」指出府城西門外有五條港道,其地理空間大約在今臺南市西門路以西至金華路一帶,北至成功路北側,南至正興街南邊,約2公里平方的區域。
- Oct 23 Wed 2013 13:49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4期(學術文摘)鄭成功研究史料探賾
節錄自張溪南:《明鄭王朝在臺南》,收錄《大臺南文化叢書1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。
關於鄭成功的史料,中西方都有豐富的文獻和研究資料,而且許多紀錄都很貼近鄭成功的時代,如《從征實錄》的作者楊英便是鄭成功的戶官,專門負責軍隊後勤補給,從明永曆3年(1649)9月到永曆16年(1662)5月,「凡所隨從戰征事實,挨年逐月,採備造報」,對於鄭成功人生當中最精采的這一段人生有很詳實的記載,但因是屬於鄭成功親隨所紀錄的史料,對於鄭成功的陳述和功過難免偏頗。荷蘭史料《熱蘭遮城日誌》、《梅氏日誌》對於鄭成功轉進臺灣、圍攻普羅民遮城和熱蘭遮城時的境況,也有很貼近、真實的紀錄,但因為是敵對陣營所描寫的史料,批判和攻訐的貶抑勢所難免。這正反兩造的文獻和史料,形同互補,交相印證之下,可以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鄭成功,更客觀去解讀鄭成功,這也是探究鄭成功難得、有趣的一面。以下就簡要分析有關鄭成功的中西史料。
先從中方文獻說明,楊英的《從征實錄》是重要的第一手資料,除了《從征實錄》外,《海上見聞錄》也是研究鄭成功頗為重要的史冊,這本書的作者最早題為「鷺島道人」,經過朱希祖的考證,「鷺島道人」是阮旻錫的別號。阮旻錫是曾櫻的門人,兩人都曾經是鄭成功的部屬,書中對於鄭成功的事蹟記載也都是眼、耳親聞的第一手資料,而他的筆觸「頗多直筆」,很多事件能直率寫出,不會巧飾和避諱,這和《從征實錄》那「諱而不言」、「巧而傷直」有所不同,研究者可比對同樣事件,作交互參照。
- Oct 02 Wed 2013 09:22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3期(學術文摘)鄭成功時代遺留之庶民文化—煎 食追 與劍獅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3期(學術文摘)鄭成功時代遺留之庶民文化—煎 食追 與劍獅
節錄張溪南:《明鄭王朝在臺南》,收錄《大臺南文化叢書1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出版。
一、煎 食追
- Sep 12 Thu 2013 13:46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2期(學術文摘) 臺南鄭氏家廟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2期(學術文摘) 臺南鄭氏家廟
節錄張溪南:《明鄭王朝在臺南》,收錄《大臺南文化叢書1—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初版。
鄭氏家廟位於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36號,是市定古蹟,原是鄭成功死後,鄭經從金、廈來臺繼位,於明永曆17年(1663)為紀念其父親所建造的「延平王廟」,又稱「先王廟」。鄭經過世後,為區別祭祀鄭經的「二王廟」,又改稱「大王廟」。
- Aug 21 Wed 2013 13:47
〈臺南學電子報〉第171期(學術文摘)臺南地區的鄭氏廟宇
摘自張溪南:《明鄭王朝在台南》,收錄《大臺南文化叢書1-地景文化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102年3月初版。
一、前言
明鄭王朝滅亡後,表面上鄭成功一生的榮辱、褒貶和霸業似乎也跟著走入了歷史,但事實上鄭成功那英雄式的鮮 明形象:孤臣孽子、驅逐外寇、開闢臺灣、忠義化身等,卻在他死後逐漸發酵,為後世津津樂道,不但被神化膜拜,並衍生許多傳說和故事。
- Jul 31 Wed 2013 14:00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 第170期(學術文摘)-鹽分地帶請水文化紀錄與觀察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 第170期(學術文摘)-鹽分地帶請水文化紀錄與觀察
摘自《臺南文獻第二輯-聚落與開發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2年12月,頁237-265。
- Jul 12 Fri 2013 14:00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 第169期(學術文摘)-原臺南縣聚落的形成與發展
《臺南學》電子報 第169期(學術文摘)-原臺南縣聚落的形成與發展
摘自《臺南文獻第二輯-聚落與開發專輯》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2012年12月,頁101-125。